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作家耿立:暗夜的灯盏烛光

2017-10-01 耿立 文学沙龙


       作者简介:石耿立,笔名耿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会员,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教授。获奖多种。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和国内多家权威选本选载,有广泛的影响;曾出版《遮蔽与记忆》《无法湮灭的悲怆》《藏在草间》《青苍》《缅想的灵地》《新艺术散文概论》等十余本散文集。


暗夜的灯盏烛光

作者    耿立


       曾多次到曲阜拜谒孔子,总有一种朝圣的味道,我知道一句话:斯文在兹。

       我常常为穆斯林麦加朝圣的虔敬和青藏高原那些虔诚的藏族同胞用五体投地的方式行走到拉萨去的至诚所感动。

       每次到孔庙孔林我都是在早晨或者黄昏,为的是在静寂中,表达自己的一种虔敬,怕啸扰扰乱自己,也怕嘈杂惊扰了沉睡的夫子的灵魂。

       人们说孔庙在建筑上可以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比肩,但它雄伟的建筑和石雕精美的绝伦并不能撼动我,另有一种大音希声的精神笼罩着我,使我艰于呼吸,就像自己想和一种恩遇邂逅,那巨大震撼的幸福突然降临,我无法用语言描写那份感动。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既孔子去世的第二年, 鲁哀公便将孔子生前居室改建为庙, “岁时奉祀”。那以后的帝王们踵事增华,像一个接一个的比赛孝敬,不断的对祭祀孔子的庙堂进行规划、设计、扩建,到了明、清两代便有了现在的模样, 孔庙纵长600米,宽145米,前后有八进庭院,殿、堂、廊、庑等建筑共620余间。前三进都是遍植柏树的庭园,第四进为奎文阁建筑组,第五进为碑亭院,第六、第七进为孔庙主要建筑区,第八进为后院。孔庙占地近10公顷,相当14个标准足球场大。

       如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那孔庙前三进就是起的部分,布置有金声玉振牌坊、石桥、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和大中门,这是孔庙的前奏。它用横向的墙垣,把纵深的空间分隔成大小不同的院落。各院落内古柏葱翠。自大中门起才是孔庙本身,平面长方形,周围有院墙,四角有角楼,仿宫禁制度。自大中门入内经,同文门,为一座两层楼阁──奎文阁。阁高24.7米,是孔庙的藏书楼,建于明弘治十七年。 

  奎文阁至大成门之间为碑亭院落。其中隔一横街,东、西有两侧门,东称毓粹门,西称观德门。道路两旁,左右对称地布置有历代帝王所立的石碑和碑亭。碑亭共十三座,皆重檐高阁,形体宏大,金、元各一座,余为明清所建。 

  进入大成门即为孔庙的主要建筑区,包括大成殿、寝殿、圣迹殿以及两侧的东庑、西庑等。这部分的规模布局,明代以前已经形成,明中叶曾改建,清代又加修建。 这就如文章的承接,是华采的部分。

  大成殿是供奉孔子的大殿,正中供祀孔子像,两侧配祀颜回、曾参、孟轲等十二哲像。殿始建于宋天禧元年(1017),明重建,清雍正二年(1724)再建成现状。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殿建在两层石砌高台上,规制相当于故宫保和殿。据记载,大殿高七丈八尺六寸,阔十有四丈二尺七寸,深七丈九尺五寸;实测尺寸为:殿内地面至正脊上皮24.80米,面阔45.78米,进深24.89米。殿的外檐柱都用石料琢成,为明代遗物。正面十根石柱刻有蟠龙,上下两龙对翔戏珠。柱脚一周刻假山石图样,山石下刻莲瓣一周。再下为柱础皆刻重层宝装覆莲,所有雕刻意态浑朴。殿内柱用楠木;天花错金装龙;彩画五色间金,富丽堂皇;中央藻井蟠龙含珠,如太和殿形制。 

  大成殿前露台宽阔,为祭祀时舞乐之处。殿前相传是孔子讲学的所在,建有“杏坛”亭,周围保留了年代久远的柏树,环境安静肃穆。大成殿后为寝殿,供奉孔子夫人。两侧庑殿则祀奉孔门弟子及历代先贤名儒的牌位。再后为圣迹殿,明万历二十年(1592)建,现存仍为原物,殿中有孔子周游列国的线刻石画120幅。

       在孔庙穿行,与其说是在空间移动,不如说孔庙给我们一个走进历史穿越历史的纵深,她给了我们一次亲近历史触摸历史呼吸的机会。那些老的砖瓦,柏树,那些石头和窗棂,都弥漫着宋明清的气息,这是雕塑的云集也是书法的云集,是能工巧匠的集合,也是古代艺术的竞技场,那些绝美的构图,那些浮雕,那些飞禽走兽,或卧或坐,或飞或翔,或双戏,或单飞,多姿多态,各有神妙。

       这是一份历史的感动,你穿行在那些从汉代到民国的碑林中,你抚摸一下那汉柏树的遒劲,你像已经触摸到了汉朝,也许这柏树康熙摸过乾隆摸过,历史记载,汉高祖、东汉光武帝、唐高宗、玄宗、宋真宗以及清圣祖康熙、高宗乾隆等都曾驾临曲阜,祭祀孔子。其中乾隆帝曾八次到曲阜祭祀孔子,更有甚者,他还在曲阜的古泮池边竖立了一块自己手书的“检讨”碑,以揭示自己读书不细,想当然的过错。碑上写道:“甚矣,读书之忌粗疏浮过,不沉潜深造,博综详考,执一为是,譬为禾者,鲁莽耕而鲁莽获,确乎其弗可也。”其实对照现在,很少有领导人承担责任,更不用说下罪己诏。

       由于这些年沉浸在书法里,我知道所说的“魏碑第一”的张猛龙碑就在孔林内,有次当我亲眼看到这碑的时候,我通过那些沧桑,看到了千年前马背民族的铁骑正飒然而过,那是北朝的实物,那种大气磅礴绝非宣纸上所能传达的,只有经历风雨的石头才留下那风雨的剥蚀与韵律。

       现代的游人太张扬,不知道虔敬和肃穆,即使面对孔子,其实还有更甚者,想到文革中孔子墓的被掘,那种野蛮,那种对祖先的羞辱对文化的戕害,我的心象被划开一样,血涌如柱。这个民族怎么了?这样作践自己的精神的来路和自己的文化。你看到现在社会的乱像,你就知道,礼仪廉耻的缺失,道德的滑坡,你就会感到孔子被推倒后的悲凉和必然。

       收拾人心,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去年我到贵州龙场驿拜谒王阳明的时候,那是冬日,临近年关,有一种自然的荤茫弥漫四野,人心,怎样收拾如原野奔马无羁堕落的人心?是用制度把那些贪婪和无妄关进笼子,让普世价值在这片土地上生根?还是呼唤我们民族的良知,在血脉的源头让那些古老的文化的DNA重新在我们的血管里涌流:那些礼义廉耻,那些道德的品格?

       也许在现代科学民主自由还未在这片土地彻底生根的时候,还是先不要拔取我们本来的根脉吧。

       是孔子的儒家一脉塑造了我们中国人,这是文化的道德的,也是人格的DNA,虽然有时这些基因会变异突变,变得连我们自己都搞不清,但是仔细分辨,我们民族记忆的深处,我们的肌肤,我们的言谈咳唾,我们的一举一动,无不有这些因子的影子。

       我以为有这四端是儒家给予我们民族精神注入的人类基因图谱里最本质的东西:

       1、对国家民族的拳拳不舍的情怀,无论怎样打压,都顽强生存;

       2、担当的情怀;

       3、仁的呼唤与实践;

       4、理想贯骨。

       儒家虽然后世被统治者拉拢为合作伙伴,但在孔子和孟子时代,却是霉运连连,有志不得申,那是一个山崩地解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在夫子梦中朝阳旭日一般的“吾从周”的周王朝这时则变得气息奄奄日薄西山,那是公元纪年前六世纪到前五世纪,东周天子的威风再也抖不起来了,只是龟缩在现在洛阳那一小块地方,唉声叹气,靠原来诸侯的残羹冷炙才能过活,那是一个乱的不能再乱的时代,如现在春运时的火车站,到处吵吵嚷嚷到处拳脚到处烽烟四起,人们和周公说再见,和礼乐说分手,即使孔子所处的鲁国,那些如公鸡一样骄傲贵族倨傲地把国君使唤过来使唤过去,国君成了孙子,后来干脆把鲁君赶跑,撵到齐国去,季氏这个家族,居然在家里光天化日之下用八八六十四个人跳舞,也就是“八佾”, 季氏的家庙里的音乐,居然奏的是《雍》,《雍》是“天子穆穆”, 这原本是只有天子才能独家享用的舞蹈和音乐,如此的招摇出格,国君和秩序成了尿溺,大有吾取而代之的意味,如现在有的地方官员把自己的办公楼盖成天安门的模样,在一个二三流的城市广场里树立华表,看到如此模样,孔子的内心的苦痛和煎熬可想而知,孔子留下了句非常著名的话“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时“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九鼎乌有踪迹,暴力当道,阴谋变成阳谋,混乱、成为主流,理想萎地,瓦釜高鸣,那是一个没有最坏只有更坏时代,刀光剑影、流血漂橹,杀人盈城、杀人盈野,地上的白骨掩盖了青草与野粟,原野上的夕阳滴下的是如血的颜色和泪水,于是心有不忍的孔子出发了,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和理想,“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他要寻找梦可以实现的地方,他要在大地上复活“郁郁乎文哉”的西周,刀要锋锐必须有石块的砥砺,没有了公理,那就重建一个出来,没有了仁义,那就做给人看,在人欲的废墟上,重塑精神的高标。

       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的第一句就是孔子所处时代最好的注脚“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也许是礼乐的荒漠与荆棘,人心的堕落与挣扎唤起孔子的怜悯之心不忍之心,于是孔子的牛车从曲阜出发了,登车揽辔,澄清天下,他要实现他重建秩序的理想,虽然车上或者车后的徒弟们未必知晓夫子的心事,他们也许说风凉话也许呼呼大睡,但孔子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虽然有那种悲剧的色彩,但还是令我等后辈心生崇仰。

       孔子的眼睛是很亮的,他双目炯炯,自信目标就在牛车的车辙下就在前方,其实他的前方就是后,是已经过去的周公时代,时间是不能倒流的,孔子的车子不会超越光速,注定孔子是返回不了西周了。

       孔子奔波了,他失败了,夫子先后到过卫国、齐国、陈国、曹国、宋国、郑国,但机遇从来就没光顾这可怜的老人,虽然他也短期当过大司寇这样的官,但他所受的掣肘太多,牵扯太多,无用功太多,最终理想只是蓝图,夕阳下山了,孔子也老了,最后在63岁的时候,也就是鲁哀公六年,他在外面流亡了14年后,最后还是回到了他的故乡鲁国。夫子太疲倦了,当他在一条小河边休憩时,渊澄取映,夫子从平静的水面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两千年后的我读到这句话,还感到后背隐隐做冷,夫子也开始服老了,也抗不过肉体的衰减,在中年时候的理想到现在还在燃烧么?唉,我怎么衰老的如此厉害啊。夫子的烈士暮年还壮心不已吗?也许从这句话里,我们读出的是心酸和冰凉。天道渺渺,人生藐藐。过去了,都过去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到了鲁哀公十四年,夫子听说鲁国在西边的大野狩猎捕获到了麒麟,孔子悲哀到了极点,麒麟的出现不是好兆头,同一年,他最好的学生颜渊也死了,他很悲哀地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再过了两年,鲁哀公十六年,就是公元前479年,他就在悲哀中去世了。

       孔子一生中都在颠簸中,为了心中的梦,顾炎武说“孔子——一旅人也”。顾炎武自己也象旅行家一样游历中国,他有诗句叫“常把牛角挂汉书”。孔子在外奔波14年,等他回家来的时候他老婆死了,第二年他独生的儿子也死了。但我感觉鲍鹏山先生概括的孔子正合吾意—— “孔子是个抒情者”。有深情,对这个苦难的世间不放手,对恶有批判,对再丑恶的世间没有折身而退,从孔子喜爱音乐到他晚年删改诗经,我们看孔子是一个诗意的老人;当孔子面对着流水的时候,他不像西方人讲“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那样充满哲理的话,而是非常感性的描述和抒情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还有他与学生在交谈理想的时候,孔子的理想是什么呢?暮春时节,几个人到沂河里去洗澡,洗完澡以后唱着歌回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孔子是一个对自然对人生有大爱的人。春秋无义战,可以用东汉末年的一句诗来表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攻城掠寨,流血漂橹。面对着如此的江山,面对着蝼蚁般的百姓,孔子横空出世,他要用他的理想,他要用悲悯的情怀来拯救民生。所以概括孔子有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我们的民族就似在黑暗的隧道里摸索,孔子就象那照亮了黝黑隧道的矿灯一样,透过一道光亮,“为了看一看阳光,我们来到世上。”我们可以改变这句话“为了让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能有一丝阳光,孔子来到了世上。”

       当时人曾把丧家狗的称号送给孔子。一天,当孔子和他的学生走散,他的学生找孔子,有人说有个象丧家狗一样的人是不是你老师啊?学生告诉孔子,说人家说你老人家是丧家狗,孔子笑着说“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但是我感觉“丧家狗”的“丧家”概括得非常之好,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到春秋战国时确实脱离了正常的轨道,孔子就象是为我们民族找家的一个人,是我们的引路者。

       我们大家都有行路的经验,也都有问路的经验。鲁迅先生说过“最可怕的是梦醒时无路可走”,这可不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穿别人的鞋让别人无鞋可穿”;鲁迅在《两地书》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自己面对歧路的态度,他说:“‘歧路’,倘是墨翟先生,相传是恸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先在歧路头坐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倘遇老实人,也许夺他的食物来充饥,但是不问路,因为我料定他并不知道的。如果遇见老虎,我就爬上树去,等它饿得走去了再下来,倘它竟不走,我就自己饿死在树上,而且先用带子缚住,连死尸也决不给它吃。但倘若没有树呢?那么,没有法子,只好请它吃了,但也不妨也咬它一口。”这里,鲁迅把古代“哭歧路”的故事归于墨子名下,是先生记忆出了错,但他在歧路面前的那种从容乐观、敢于选择与义无返顾的态度,绝对不是当年恸哭于歧路的杨朱可比的。还有象阮籍的“穷途而哭”,阮籍常常是黄昏的时候驾着车在荒原上跑,跑到没有路的时候哭着回来。  

       当孔子为这块土地的民众寻找路的时候,寻找理想抱负的时候,各国的诸侯表面上非常厚待孔子,但是一谈治国的方略他们都友好地拒绝了。后来孔子碰到了隐士,我们知道我们中国有种人生状态叫做隐士,而孔子不是,孔子是满怀热情的入世者。得孔子真传血管里流淌着原教旨血液的的曾子说过这样的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就是抱着一个求全的仁者的情怀。我们看《论语》里讲的最多的是仁,“仁者爱仁”,带着拯民众于水火,解民众于倒悬的入世者的热忱,为这个民族开药方。

       他是这个民族的寻路者,有一天,周游列国的孔子迷了路,走到河边找不到渡口了,就让子路去问路。两个隐士正在耕地,“先生,请问渡口在哪儿?”长沮说:“那个拿着车子缰绳的人是谁?(夫执舆者为谁?)”子路说:“为孔丘。”“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是的。”长沮说:“既然是鲁国的孔丘,他那么有名气,那么有智慧,那他应该是知道渡口在哪里的。”子路没办法,去问另一个人。桀溺问:“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你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是的。”“现在天下如此得混乱,谁能改变这个局面呢?你与其跟着那个人,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人做个避世之人呢?”说完,桀溺就埋头干活,不再理睬子路。子路没有办法只好回来向孔子报告,孔子叹了一口气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是做个避世之人还是做个拯救者呢?这里面对立是拯救和逍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孔子的话:鸟有鸟道,售有兽道,人各有志,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你避世之人选择的路我不走,我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孔子跟子路说其实我也很想象他们一样,抛下天下苍生不管,只管自己种田去,可是我丢不下来。我还是得坚持。孔子走的路,比这些隐士们走的路更难。   明知道这个担子挑不动的,他硬要去挑,从这方面说孔子是担当的,是入世的,是忧世的。孔子是有一颗热心,拳拳之心,他不避世,于是我们千年后还能听到他的感慨:“人总不能与乌兽那样躲避在山林中生活啊,我不和世上的百姓生活在一起,同悲苦共欣乐,那又能和谁在一起生活呢?正因天下无道,才需要我们这一群呢,如果天下有道,那我也就不参与改变它了。”

       天下的人,应该想着天下啊,所谓的以天下为己任,此之谓也。

       这样的一位老人,没有绝望的老人,就像站在我们身边,他给了我们一种温暖,一种抚慰,让我们感到历史的荒寒里的一丝人性的光辉,历史的黑暗里终于为我们透出一线的光亮,历史终于可以为自己的委屈哭出声来,有了为历史拭泪的夫子,偏斜的历史开始有校正方向的机会。

       灾难是一个民族和各个人的试金石,是转身相向,还是迎面而立?

       当民族危亡的时候,有人选择的是卖身投靠,象鲁迅的弟弟周作人,象与张爱玲同居的胡兰成,这都是中国一等一地聪明人啊;也有一些人选择逃避,面对着泰山崩黄河溢,自己却在那里逍遥。但孔子不对人生的苦难闭眼,不象有些人潇洒地挥挥手不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修仙去了,访道去了。苦难是人生的试金石,怎样对待苦难可以看出人生的修为,看出你人生的质地。孔子和儒家那种“舍身取义,杀身成仁”到孟子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当看到不义和不公,当看到小人乡愿,孔子是有脾气的,鲍鹏山的一篇文章《圣人的攻击性》,不要以为孔子是个老好人,不是的,孔子会愤怒,孔子会骂人也会打人。孔子身体非常好,虽然没有姚明高,也是1米90多的个子。他遗传基因好,他父亲和别人打仗,曾托起过城门。孔子也可以说是力能举鼎,举的是中华民族这个鼎。所以为了国家走上正道,为了国家充满正义,虽然道路崎岖,虽然布满荆棘,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我知道现在社会,谈论担当,谈论苦难是没有多少市场与空间的,很多人在苦难前装疯卖傻,或者扭头,或者闭眼,在苦难和担当面前,选择消解的轻,拒绝受难的重,这是多数国人的特点。他们的悲悯,人文关怀哪里去了,这个社会是有病的,好象那些在天下苦难面前卷而怀之,闭目养神的隐士,成了道德高尚的人,成了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我们要问的是!他们的伦理情怀哪去了?他们的道德痛苦哪去了?作为人,是应该有自己最基本人道精神的!在人间的苦难面前,我们做一个不吃不喝没有温度没有愤怒,听不到人间弱者呻吟的木乃伊么?

       我们看孔子的人间情怀,孔子还是个充满爱心的人。当孔子游学的时候来到泰山,看到有个老妇人在那哭,哭她的丈夫让老虎吃了,儿子也让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你为什么不搬家呢?她说这里没有苛捐杂税,“苛政猛于虎”啊,从孔子身上我们看到古代的“士”也就是现代的所谓知识分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才是知识分子啊,知识分子并不是你口袋里别两只钢笔或者手拿手提电脑,吃饭不说吃饭说“密西”。孔子所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有两条:一个是对社会的担当,做社会的良心,这是起源于法国和俄罗斯的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做社会的良心对不义进行批判;另一点是产生于英国的知识分子的定义,知识分子是理性的,分析的,不与世俯仰的,不做墙头草。有的人讽刺现代的知识分子不叫“知识分子”叫“知道分子”。你也会用电脑,你也会冲浪,你也会卡拉OK,你也会开PARTY,但有知识并不是有智慧,真正的知识人是理性地思索,对不义的批判和不合作的精神,从孔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愤世的一面。

       孔子的理想注定是实现不了的 ,但他以文化的力量完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另一种担当,在庙堂并不能实现的抱负,我用自己的文化的高度来与政治比肩,他开出的“道统”来对抗“政统”。这一线法脉,我们从孟轲从韩愈从程颢程颐兄弟一直到朱熹王阳明,洋洋大观。虽然有时道统的力道被政统所吸附,成了正统的帮闲,但道统里的批判的因子,是我们不能否认的。

       孔子成了一个伟大的教师,虽然他想教育的对象是那些诸侯,但把那些诸侯太颛顼太蛮横,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于是孔子的私学开始另一种文化的担当,培养涵养出一批“士”,一种有着有着文化独立色彩的士人开始在孔子的滋养下出现。

       我曾多次到曲阜,无论多么行色匆匆,但孔林也总是必定拜谒的地方。从死看生,是最有意味的事情。

       我常留意西方人的墓志铭,他们往往言简意赅,而东方的人坟前的碑与墓志铭却是官本位,把官职大小罗列一个遍,

       记得伏尔泰死后,人们将伏尔泰的遗体安放在祭台板下,只在祭台板上题了几个简简单单的字:“A1778V。”德•维莱特伯爵将伏尔泰的心脏保存在一只镀金的银盒子里,随后,他又让人建了一座大理石墓,专门用来安葬存放伏尔泰心脏的盒子。在墓碑上,德•维莱特伯爵让人刻下了这样两句话: 

  他的心存放在此,他的思想遍布世界。 (孔子不是如此么?他虽然埋葬在曲阜,但他的思想早已越过国界,跨越种族,成了人类的财富)

    

舒伯特告别人世时候只活了31岁。 他的朋友、诗人格里尔帕采尔为舒伯特撰写了墓志铭: 

  死亡把丰富的宝藏和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 

  当人们来到这座墓前,请你脱帽致敬。(是啊,我们到了曲阜,到了孔子墓前,你一定要脱帽致敬啊)

       而孔子生前只能算是一个布衣。在他晚年,他感到了命运的巨掌要落下了,他看到了太多的死亡。

       儿子死了。子路死了。子路被人剁为肉酱,应了老师说的“不得其死”,这是典型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孔鲤是他单传的儿子是根独苗,出生时,鲁哀公特送去一条大鲤鱼祝贺,孔子便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孔鲤一生默默无闻,沾染夫子的光,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

       安贫而乐道的颜回死了,死后连口薄棺材也没有,一贫如洗的颜渊的父亲找到比丧子还悲伤的的孔子,说颜回一生都追随夫子啊,他现在有棺无椁,你就用你的车子给他换一副椁吧。颜回的死给孔子带来的绝望,哭着:“天丧予!天丧予!”

       (“唉!老天爷想要我的命呀!老天爷要灭我啊)!但即便如此,却还是没有答应颜回老父亲最后的一个请求。但为什么孔子要保住了自己的木车呢,我想是这辆车与他仆仆风尘,车就是孔子的一部分了。

       这一连串死亡的打击把夫子击倒了。

       端木赐来看夕阳中的老师了,给老师带来了一些周济,夫子正拄着拐杖在门外看将要沉入地平线的落日,暮年的夫子问端木赐:“赐啊,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看我呢?”接着便低吟了一首绝命歌,这是孔子的墓志铭么?

       太山坏乎!

  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

    七天后,孔子溘然长逝,葬在都城之北泗水之畔。当时孔子下葬之墓以子贡之力只能“墓而不坟”,无高土相隆,无石碑相立;。他去世后,学生们在他的坟墓周边,逐渐聚集百余家,后来那个地方就形成一个居住区叫孔里。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都服三年心丧。三年以后,大家互相哭泣着道别而去。向心力没有了,文化中心和依靠没有了,大家开始做鸟兽散,但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然后去。然后去哪呢,走向了历史,历史记下了师徒情深似海。

       让我们再补记一下,孔子死后鲁国一直在祭祀孔子,而儒家学者则常常在孔子墓的周围习礼讲学,在那里建了很多房子,供奉孔子遗留下来的衣、冠、琴、书,还有车,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汉代。东汉桓帝于公元157年在孔子“墓前造神门一间,东南建斋厅三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此时虽然坟台高筑,而孔林“地不过一顷”。在两汉之后的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漫长的一千五百年岁月里,历代皇帝的祭拜、册封,孔林的重修、增修已达十三次。至清雍正八年的大修孔林,三年耗帑银二万五千三百两,并委派官员专司管理守卫。十次增植、三次扩地使孔林柏、松、柞、榆、槐、楷、朴、枫各类树木达四万多株,林地三千多亩,林垣墙近十五华里,石仪八十五对,墓碑四百通,历代碑刻三千六百块,坟茔十万余座,楼、亭、坊、殿掩映于葱绿的万木林中,加之石像成群,碑刻如林,成为当今世界独一无二名副其实的孔林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座高达5米、坟径30米的小山丘式的墓筑。墓前巨型石碑文革中被北京串连红卫兵的铁锤锤成50多块碎片。

    孔墓之东为其单传儿子孔鲤之墓,碑书“泗水侯墓”,孔墓之西为“子贡庐墓处”。 孔子之孙孔伋之墓建于孔墓之南20米处,称“圻国述圣公”。墓葬于孔子墓之前,则取孔子“携子抱孙”之典也。

       生前只是一布衣、栖栖遑遑到处游说,坐牛车,树下讲学、道旁乞食的孔子,孕育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而孔子如这漫漫长夜的灯盏烛光,时强时弱地闪耀在历史的邃深处。

       我曾多次到孔庙拜谒夫子,每次的感受都是米莆赞词: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 子(相思枫叶丹)

       主       编:王跃强

       编       委: 雪 儿   河汉女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作家名录:文学沙龙作家诗人名录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所有投稿均视为“原创独家授权文学沙龙”(不同意原创授权,请勿投稿)。两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发表后第四天结算,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以上文字耿立原创授权刊发,版权为耿立所有;插图来自网络,位置转载使用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